在2018北京CBD创新发展年会上了解到,9月15日,2018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论坛在北京朝阳成功举办,在论坛上,国家文创实验区发布了2017年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年度发展报告》、第二批“蜂鸟企业”,继续创新政策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引领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国家文创实验区第二批“蜂鸟企业”发布
本次发展论坛发布了国家文创实验区第二批“蜂鸟企业”名单,共有253家文化企业。
近年来,国家文创实验区实施“蜂鸟计划”助飞行动,连续两年发布“蜂鸟企业”名单,大力培育领军企业,目标是建立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战略储备库”,让一批批大而强、小而优的“蜂鸟企业”在朝阳展翅腾飞。
第二批“蜂鸟企业”中,既包括占位高端、主业突出、实力雄厚、附加值高、辐射性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包括研发原创水平高、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以及“专、精、特、新”、成长前景看好的中小文化企业。据统计,共有122家文化企业连续两年成为国家文创实验区“蜂鸟企业”。
入选“蜂鸟企业”的重点文创企业除了获得快捷担保,银行见保即贷,执行优惠担保费率和贷款利率的金融服务,还可享受担保费、信用评级费用50%的补贴及30%-70%的贷款贴息。另外,国家文创实验区实施的“蜂鸟计划”助飞行动还将对其他新型融资方式进行补贴,对“蜂鸟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中期票据、短期融资、中小企业私募债等新型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融资的,给予30%的利息补贴。与此同时,“蜂鸟企业”还可以享受北京市外籍人才出入境“新10条”政策,对“蜂鸟企业”引进外籍人才,在办理在华永久居留、长期签证和口岸签证等方面,提供更为宽松便捷的出入境、停居留环境。
5个老厂房新转型升级成特色文创园
今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范围内又有5个老厂房“华丽转身”,转型升级成为特色文创园。截至目前,国家文创实验区内通过老厂房转型升级形成的文创园已达到35个。
近些年,北京市积极加大因势利导,特别是2017年12月专门出台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原则和相关政策、保障措施,使老旧厂房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腾退老旧厂房达242个,已经转型利用的老旧厂房占地面积601万平方米,正在转型改造的占地138万平方米。
朝阳区作为北京市曾经的纺织、电子、机械、化工、汽车五大工业基地,老旧厂房资源丰富。近年来,朝阳区紧紧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主动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总体工作思路,形成了“5544”的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朝阳实践经验,即科学把握“5大关系”,着力实施“5大举措”,示范推广“4种模式”,全力推进“4大转变”。
优化营商营文环境 推出精准服务“套餐”
作为文化产业领域改革创新的综合实验区,国家文创实验区成立至今,以政策创新、文化金融、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等作为重要着力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了特别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
据了解,政策创新方面,出台北京市首个《文化创意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南》。出台并落实“政策十五条”,2017年国家文创实验区首批建设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项目114个,扶持带动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文化企业。
文化金融方面,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吸引会员350余家,形成“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的工作闭环,已有255家文化企业通过信用获得融资22.8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8.3%。设立北京市首支区级文创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100亿元,并分设“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等5只子基金,拓展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此外,建成北京市首个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金融服务超市”。
知识产权方面,建立北京市首家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分中心,与中国版权协会、国家版权创新基地、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监测中心平台和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影视产权交易平台等共同构建国家文创实验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框架。
服务平台方面,与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合作,搭建全国首个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中心,为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提供务实高效的服务。发起成立全国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国各城市(城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目前,国家文创实验区已经形成了以高附加值和高成长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要特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业态成为实验区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文化”新兴领域文化企业收入占比达到52.1%,其中科技含量高、创意程度高、附加值高的移动新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出版等领域企业实现收入年均增速在40%以上。
其他-朝阳区
其他-海淀区
张家湾镇-通州区
其他-通州区